科創板
浙江太美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太美科技”)IPO獲上交所受理,本次擬募資20億元。
圖片來源:上交所官網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基于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生命科學產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產品和服務覆蓋臨床研究、藥物警戒、醫藥市場營銷等環節。
公司以協作為核心理念,為醫藥企業/申辦方、醫院/臨床研究機構、第三方服務商(CRO、SMO、中心實驗室、冷鏈物流企業等)、醫生/研究者、患者/受試者等產業鏈各方創造協作的數字化環境,助力形成健康、繁榮、高效的醫藥行業生態,已成為中國醫藥企業實現自主創新的重要支撐平臺。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銷售自主研發的臨床研究、藥物警戒、醫藥市場營銷等領域的SaaS產品,并基于數字化技術優勢,提供相關領域的專業服務。
圖片來源:公司招股書
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營收分別為5,997.43萬元、1.87億元、3.03億元、1.88億元;同期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1.83億元、-3.89億元、-5.24億元、-1.58億元。
由于公司具有表決權差異安排,市值及財務指標需滿足《科創板上市規則》第2.1.4條標準,即“發行人具有表決權差異安排的,市值及財務指標應當至少符合下列標準中的一項:(一)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0億元;(二)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5億元。”公司的預計市值將不低于人民幣100億元,選擇適用《科創板上市規則》第2.1.4條第(一)款規定的上市標準。
結合公司最近一次增資對應的估值情況,以及與公司可比上市公司的近期估值情況,預計公司發行后總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0億元。
本次擬募資用于臨床研究智能化協作平臺升級項目、臨床研究企業端系統研發升級項目、獨立影像評估系統研發升級項目、藥物警戒系統研發升級項目。
圖片來源:公司招股書
資本邦注意到,太美科技背后股東眾星云集,隱現騰訊、光線傳媒,高瓴、云鋒基金、軟銀等。
林芝騰訊直接持有發行人10.4277%的股份,林芝騰訊及蘇州湃益作為一致行動人,合計直接持有發行人12.0612%的股份,林芝騰訊由深圳市騰訊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100%持股。
經緯創騰直接持有發行人9.3774%的股份,經緯創騰及經緯創博作為一致行動人,合計直接持有發行人10.0317%的股份。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位居經緯創騰股東名單之列。
太美科技坦言公司存在以下風險:
(一)存在未彌補虧損及未來可能持續虧損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8,313.43萬元、-38,880.01萬元、-52,438.24萬元及-15,840.52萬元,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4,397.06萬元、-15,310.22萬元、-26,648.11萬元及-23,141.56萬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內研發支出、股份支付費用及人工成本較高。
如果公司現有業務未能按預期實現客戶拓展,或在現有較大研發投入下未能成功推出新產品,或公司產品被競爭對手替代,或公司所在醫藥數字化行業下游需求發生重大不利變化,以上因素均可能導致公司收入增長和盈利能力受限,無法在短期內實現盈利,對公司資金狀況、研發投入、業務拓展、人才引進、團隊穩定等方面造成不利影響。
(二)未來一定時期無法盈利和無法進行利潤分配的風險
根據中國證監會和上交所發布的關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相關規定和要求,為明確公司對股東的合理投資回報規劃,完善現金分紅政策,增加利潤分配決策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便于股東對公司經營和利潤分配進行監督,公司制定了上市后三年內股東分紅回報的具體計劃。
但由于公司短期內可能無法實現盈利,且同時存在未彌補虧損,因而存在未來一定時期內無法盈利且無法進行現金分紅的風險。
(三)上市后可能觸及終止上市條件的風險
公司上市后未盈利狀態可能持續存在或累計未彌補虧損可能繼續擴大,從而可能導致觸發《科創板上市規則》第12.4.2條的財務狀況,即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的凈利潤(含被追溯重述)為負值且營業收入(含被追溯重述)低于1億元;或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資產(含被追溯重述)為負值,則可能導致公司觸發退市條件。根據《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公司觸及終止上市標準的,股票直接終止上市。
(四)公司特別表決權股份安排的風險
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趙璐,本次發行前直接持股比例為17.2441%,根據現行有效的《公司章程》通過設置特別表決權直接持有公司62.5045%的表決權,并通過上海小橘等9家持股平臺合計直接及間接控制公司69.7789%的表決權。
特別表決權機制下,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能夠決定發行人股東大會的普通決議事項,若包括公眾投資者在內的中小股東因對發行人重大經營決策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持有不同意見而在股東大會表決時反對,則有較大可能因每股對應投票權數量的相對顯著差異而無足夠能力對股東大會的表決結果產生實質影響。若實際控制人利用控制地位,行使表決權或其它方式對公司財務、人事、發展戰略、經營決策等事項造成不利影響,其他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
(五)未能達到預計市值上市條件的風險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發行人預計發行后總市值不滿足其在招股說明書中明確選擇的市值與財務指標上市標準的,應當中止發行。”
公司存在表決權差異安排,擬適用《科創板上市規則》第2.1.4條第(一)款規定的上市標準:“(一)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0億元”。若公司初步詢價后計算出的發行后總市值低于100億元,則存在發行被中止的風險。
(六)經營風險
1、公司持續穩定經營和未來發展存在不確定性的風險
公司自2013年設立以來,始終致力于以信息技術助力醫藥行業發展。報告期內,公司的業務規模增長較快,營業收入由2018年的5,997.43萬元增長到2020年的30,295.23萬元,但高額的研發費用、股份支付費用及人工成本使得公司目前處于持續虧損狀態。未來,公司仍將不斷迭代已有產品并持續推出綜合新產品和服務的解決方案,如未來已有產品迭代不能有效滿足客戶預期、或相關解決方案不能有效落地、或相關推廣計劃不及預期,公司可能會面臨累計未彌補虧損進一步擴大的情況,公司持續經營和未來發展前景存在不確定性的風險。
2、行業監管政策變化的風險
公司作為醫藥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參與醫藥研發過程。受益于近年來國家對創新藥研發的政策鼓勵,相關醫藥研發投入持續增長。此外,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近年來出臺、修訂一系列醫藥研發、臨床試驗相關監管規定,如《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藥物警戒質量管理規范》《抗腫瘤藥臨床試驗影像評估程序標準技術指導原則》等,規范藥物研發流程,嚴格把控藥物研發質量,前述政策使醫藥企業愈發重視臨床研究數字化體系建設,運用技術手段提高臨床研究執行效率及數據質量,醫藥數字化行業市場需求不斷增加。
若前述政策發生不利變化,或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藥品審批要求、審批的節奏發生不利變化,公司下游客戶的數字化需求存在增長放緩或減少的風險,公司經營活動將受到不利影響。
3、收入無法按計劃增長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5,997.43萬元、18,737.76萬元、30,295.23萬元及18,820.05萬元,2019年及2020年收入增幅分別為212.43%及61.68%,隨著公司收入規模的擴大,收入增速有所放緩。公司未來銷售收入的增長主要取決于公司現有業務增長情況、新業務推廣落地情況、行業政策、客戶需求變化等因素,若前述因素出現不利變化,可能導致公司未來收入金額不能持續高速增長。
(七)技術風險
1、研發失敗及研發成果無法產業化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投入持續增長,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和升級也是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的基礎。技術和產品的開發創新是一個持續、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如果公司不能準確把握技術、產品及市場的發展趨勢,研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升級產品或新產品;或因各種原因造成研發進度的拖延,都會使公司面臨喪失技術、產品、市場優勢以及業務發展速度減緩的風險,同時也會造成公司研發資源的浪費。
2、技術人才流失的風險
公司所處醫藥數字化行業技術壁壘較高,行業發展和技術更新較快,無論是現有產品迭代還是新產品開發都非常依賴于技術人才對行業發展趨勢及研發方向的把握能力,同時也依賴于技術人員的產品落地能力。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盡管公司已采用股權激勵等方式吸引優秀人才,若公司無法保持有競爭力的發展平臺、薪酬體系、管理制度等,仍存在技術人才流失而影響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風險。
(八)財務風險
1、毛利率波動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8.61%、47.44%、40.94%及39.24%。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水平主要受產品競爭力、銷售收入構成、人力成本變動、采購成本變動的影響。公司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各項業務毛利率存在差異,如果未來公司毛利率較低的業務收入占比上升,或未能在市場競爭中保持競爭優勢,均將導致公司毛利率下降,進而對公司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2、商譽減值的風險
2019年,公司因收購軟素科技和諾銘科技合計形成商譽16,112.57萬元。因軟素科技經營業績未達收購時的承諾金額,公司對因收購軟素科技產生的商譽分別于2020年末和2021年6月末計提了2,948.35萬元和3,463.42萬元的商譽減值損失。同時,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軟素科技原股東已向公司合計支付補償款6,143.88萬元。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商譽賬面價值為9,700.80萬元,其中因收購軟素科技、諾銘科技產生的商譽賬面價值分別為7,552.84萬元、2,147.96萬元。受到下游醫藥行業的景氣度影響,如果后續宏觀經濟環境持續惡化或醫藥行業政策收緊、出現需求趨勢性下降,亦或軟素科技和諾銘科技未能有效提升研發能力推出新產品或客戶拓展未達預期,均可能導致軟素科技和諾銘科技在未來計提商譽減值損失,進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
青青稞酒(002646.SZ)發布公告稱 擬更名天佑德酒升級品牌2021年是青青稞酒上市10周年,在這一節點,公司計劃換個名字。12月30日,青青稞酒(002646 SZ)發布公告稱,公司審議通過議案...
-
云圖控股75億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 核心競爭力釋放營收首超百億產業一體化發展的云圖控股(002539 SZ)拋出重磅消息——擬投75億元升級循環經濟產業鏈。近日,云圖控股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
-
九安醫療遭爆炒一個半月漲7倍 是什么讓九安醫療股價瘋狂上漲?漲停!漲停!還是漲停!12月30日,二級市場上的九安醫療(002432 SZ)再度強勢漲停。持股投資者竊喜,市場在質疑。從11月15日以來...
-
中國船舶集團旗下資產整合提速 中船科技擬置入集團風電資產中國船舶集團旗下資產整合正在提速。12月28日晚,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中船科技股...
-
雅化集團向14名高管五折授予股票 激勵對象包括多名鋰業務核心員工為大力促進鋰業務發展,雅化集團(002497 SZ)推出極具競爭力的股權激勵方案。12月28日晚間,雅化集團披露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
青青稞酒(002646.SZ)發布公告稱 擬更名天佑德酒升級品牌
2021-12-31 08:56:34
-
云圖控股75億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 核心競爭力釋放營收首超百億
2021-12-31 08:52:32
-
九安醫療遭爆炒一個半月漲7倍 是什么讓九安醫療股價瘋狂上漲?
2021-12-31 08:50:25
-
中國船舶集團旗下資產整合提速 中船科技擬置入集團風電資產
2021-12-30 09:05:16
-
雅化集團向14名高管五折授予股票 激勵對象包括多名鋰業務核心員工
2021-12-30 09:04:04